受国际环境影响,2021年可以算是海运50年来最“牛气冲天”的一年,不少船公司一年赚到了过去10年的钱。
但到目前2022年中,天价运费终于有所松动,逼近去年同期水平。
但是不论如何回落,该指数目前仍处于历史高位4216.13点。
美线方面
数据显示,美国十大港口进口货柜量自今年5月以来,平均已下降25%,南加州海事交易所数据显示,近期在洛杉矶港及长滩港等待卸货船只已从今年1月的109艘减少至22艘。
有出货美国的货主表示:“中国到美西的运价从春节前的一万三左右,到3月下旬大概就降到了八、九千美金。因为海运价格去年的高涨,大家对价格的承受能力现在比较差,就没那么着急出货,出货量也下降比较明显;6月份的价格差不多为8000美金,估计还有再往下的空间。”
不过美线海运还埋着一个大雷:涉及美国加州、俄勒冈州及华盛顿29个港口劳工权益的现行合约将于7月1日到期,现在劳方代表“国际码头和仓库联盟”(ilwu)与代表资方的“太平洋海事协会”(pma),正在旧金山谈判。一言不合劳方有可能就罢工了。
欧线方面
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5766美元/teu,较上期下跌0.5%;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6425美元/teu,较上期下跌1.0%。
罢工的“雷”已经爆了,德国最大港口汉堡出现30年来首次罢工活动,使得港口拥堵进一步加剧。欧洲第二大港口安特卫普-布鲁日港也已遭受罢工重创。
目前欧洲港口未交付货物的积压情况日益严重。这迫使海运公司优先考虑发运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导致亚洲出口商至关重要的空集装箱正被大量困在像荷兰鹿特丹港这样的出口枢纽中。
马士基发布的北欧主要地区港口的最新情况公告称,不来梅港、鹿特丹港、汉堡港和安特卫普港均面临持续性拥堵,甚至已经达到临界水平。一些贸易商担心,近期欧洲码头工人的罢工将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今年内的第n次冲击。
咔咕网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市场处于一个很微妙的时候,双方都在等,船公司在等货量起来,货主在等运价继续下降,现在货主手上签的合约价是很高的,他会考虑是不是要毁约,但又担心一旦毁约,之后旺季从船公司拿不到舱位了。如果到了7月份中旬,市场还没有完全起来的话,双方就要做出决定了,船公司可能会做出运力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变化。
航运业目前普遍的看法则是,疫情给航运业带来了特殊的机遇。在过去的两年中,供应链的拥堵导致运输时间显著延长,这不仅与海运延误有关,还与内陆拥堵和延误有关。供应链中的问题越大,对海运的需求就越大。部分航运业人士将这一现象描述为航运业的“结构性繁荣”,并由此推测,一旦疫情带来的阶段性问题结束,一部分需求也将自然地“消失”,届时航运业可能要面对运力过剩的挑战。
所以当前面对接连下滑的运费,船公司选择继续“停航跳港”的策略来稳定市场运费。据德鲁里的最新数据显示:未来五周的停航安排,三大联盟共取消48次航线,其中2m宣布取消23次,the alliance宣布取消19次, ocean alliance取消6次。其中绝大部分将发生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上,主要是到美国西海岸。
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首席执行官skou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前在第一波新冠疫情带动货柜海运荣景的因素,可能会在8月之后大幅反转,出现需求萎缩、供应增加的“长鞭效应”,冲击货柜运输。他说:“自第一波疫情大流行结束以来,导致集装箱航运繁荣的因素可能很快会出现急剧逆转。”
第三季度是传统海运旺季,但是通货膨胀、解封等两大因素,正在改变欧美消费行为,通货膨胀影响欧美消费信心,解封后消费从商品转向服务,都有可能减缓欧美制造业、零售业拉货动能。
业界人士称,按照惯例欧美零售商、制造业7月开始拉货,但今年观望气氛浓厚,去年海运旺季运价飙涨的景象恐难再现,货量、运价走势恐怕要到7月中下旬会更明朗。